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

真誠溝通

其實,溝通的最核心,是真誠,勝過一切技巧。

溝通的困擾,有意識的,如情緒干擾,認知成見,評斷,偽裝,或是欺騙。後兩者是言不由衷,不表達真正的感覺;評斷與成見是缺乏同理心;這些困擾,都會引發對方的防衛戒心。

另一種下意識的困擾,則在於體驗與意識的不一致,即是心理學之自我防衛機制。也就是,我不敢承認或感覺我的體驗,例如,醫師或護理人員壓抑對病患的感覺,成年人對失敗事實的逃避,對現實的過份自我感覺良好,或是對認知刻意的否認,扭曲或幻想,以避免失望或責任。簡單來說,就是欺騙他人保護自己成為習慣,竟成不自覺的自欺。

對於有意識的偽裝或欺騙,會招致對方的戒心或否定,對意識上的成見,評價或情緒問題,會讓對方避免溝通,甚至引發攻擊。有人會將此稱之為瓶頸,自己知道問題,但需要強大決心突破。

對於無意識的防衛機制,雙方都會產生很大的挫折,有時,我們會稱為盲點。也就是自己不知不覺,也非常難以同意別人指出自己盲點的存在。也許,我們會發現在別人眼中竟然如此的不堪,暴躁,機車或軟弱等等。

良好的溝通,要努力做到意識上與下意識的真誠。也就是表達與感覺(意識)的一致,意識感覺與體驗的一致。也就是讓別人感覺到"說真話",而得到真心的回應。在坦誠真實的狀況,我們仍應控制好情緒,避免成見與冒然評斷,讓對方可以接受,進而了解對方。

即使情緒波動,成見深刻,評價刻薄,有時,真誠的碰撞,硬碰硬之後,不打不相識,還有彼此信任的可能。

若是表面的客觀,客氣,禮貌,溫暖,卻夾雜了不真誠的內涵,不論有意或無意,仍然會得到對方同樣虛偽的回應。如此溝通,只是表面無波,其實毫無信任。

工作多年,我也遇見過有些強顏歡笑的同仁,也有死不認錯的主管,更多昧於事實的同事,也頗多自我合理化,感覺非常良好者;有的人,很難看到他真實的情感;有人在成長時,被師長或霸權主管欺凌太久,看來唯唯諾諾,永遠說"是"。反過來說,我衷心希望,我不是那種會扭曲他人人格的壞蛋。如果是,請原諒我。

我在許多關鍵時刻,必須勇敢認錯,或與團隊攤牌,我都是被內心的真實力量驅動,讓事實呈現吧!當我如實告訴團隊,底牌掀開,再無遮掩,退無可退。當我向客戶或老闆認錯懺悔,也是破釜沉舟的決心與勇氣。要真實感覺自己的體驗,要真實表達如實的感覺,只有勇氣,才能反璞歸真。

孔子說: 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耳順,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。五十歲該誠實面對我是誰了,六十歲該夠寬容可以接受天下事,七十歲則心口意,身心靈如一,純真如赤子之心。這真是古人的大智慧。當老的時候,切莫當個假人。

一切溝通,讓人了解,了解他人,彼此信任。先靜觀自照,以大智大勇,面對自己,接受自己,信任自己,誠以待己,誠以待人。則行於人間,坦白踏實,步步寬敞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