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

叛逆與拒絕

叛逆,是邁向獨立自主的必要一步。

然而,在反抗團體中,常常見到,叛逆者一二人,從眾者一大群。追隨者不是叛逆,只是不滿,若無獨立思考,只是盲流。

不滿跟叛逆不同,不滿是情緒,叛逆是思考。不滿可以消退,安撫,轉移焦點或遺忘;叛逆卻會耿耿於懷,因為不服,因為覺得可以不同,可以更好。有時,叛逆是創新的泉源。每一個新的諾貝爾獎大師,總是前輩的叛逆者。

有一種不滿,稱做建設性不滿。相對於安於現狀的遲鈍,感覺是敏銳而不滿的,但是,不僅止於不滿,我們負責地提出建議,契而不捨地要求改善,就是建設性不滿。反之,抱怨,破壞,無力感的不滿情緒,也會改變現狀,如同文化大革命般,巨大的憤怒會失去控制,用更大的恐懼來取代原先的不滿。

若要叛逆,在人群中,你要抬頭張望,認清事實,想明主張。若要不滿,加一點建設性,你就是改變的樞紐。即便叛逆或不滿,我們仍應開放心胸,謙虛為懷,有時,該修正的是自己。

我在加入仁寶之後,由於多方的挫折,我想離開。但是新的機會,雖看是更雄偉的城堡,卻是建立在沙灘之上。那時,我告訴自己,烏托邦並不為我存在,但可由我打造。之後,我將不滿化為力量,提議改善人事制度以滿足員工要求,與相關部門建立合作流程,翻新專案管理職責以利整合。2006年底,在我加入統寶時,有朋友勸我別去了,因為問題重重,山頭主義,士氣低落之至。我告訴自己,去蓋個101吧。對於問題,我也有不滿的情緒,但是因為喜歡解決問題,所以,我選擇建設性不滿。

我參加過327對兩顆子彈的抗議,但在人群中,我只走了一小段,因為有些訴求我不認同。我也參加過反扁遊行,在納斯卡線淋著雨的人群中默默行走,但我始終認為施明德只是我們的僕人。從眾者常會把手段當作目的而熱血沸騰,叛逆者會認清真正的目的而千山獨行,而野心者則利用從眾者的情緒,與其說是叛逆者,不如說是投機者。

之前說到承諾,那是不願一昧服從,那是從拒絕而來。好的公司,才能接受反對,接受拒絕,也才能產生承諾。反對來自自主的思考,而非高壓。員工能拒絕來自主管開放的胸襟,而非狹隘。同仁的承諾來自心中的認同,即使可以反對與拒絕。

反之,一概說"是"的人,我認為是不可靠的。我很重視會說"不"的人,我想了解為什麼"不"的原因。有的原因不甚合理,我會再溝通。有的反對很有道理,我會修正想法。我也遇到過有人批評的很有道哩,但是不願意參與改善的行動,對我而言,批評成了他無作為的藉口,這也不是能重用的人。"聰明"的人不會得罪主管,耿直的人會,其實可以對自己少一些傷害。

在團隊合作中,反對或拒絕,可以加一點溫暖的支持,澄清這是對事不對人的堅持。部門合作,總有需要堅持之處,例如品管對研發或製造的仔細監督。研發對採購提議的廠商,也有品質效能的顧慮。只要在溝通的態度上有真誠的善意,就可維持專業的堅持而不傷和氣。在流程改善時,我們或許認同改善的目標,卻不能認同其方法,此時也可先強調認同之處,再說明不同意的點。只要不是存心傷害,還是要練習清晰明確的拒絕。

對屬下拒絕,反對或修正,我只能建議場合。私下場合,可以暢言。下屬非常重視主管給予的尊重,若是公開場合,一定要對事不對人。若對人建議或修正,還是私下為之。"責人之過,當思其堪受",上對下,也要注意勿傷及信任,不要過於急切。

"這樣做是不對的","這個計畫不周全","怎麼會這樣反應?!" 這些主體都是"事",是可以公開質疑的。"你真不可靠","你搞甚麼東西?!","你真令我失望","你到底在想甚麼?","你太驕傲了,或太遲鈍了",這就是對"人"。對"人"要私下談,才可以達到教導指正的效果。最重要的,保全屬下的面子與尊重,才有實效。

對上司反對,就要有技巧,最好可以有效表達,卻不致誤會。因為自己的觀點未必全面,盡量少用絕對肯定的語氣,可以用機率,或可能性來表達。最好說清楚自己反對的依據,邏輯與推論,比較能客觀陳述觀點。當然老闆也有情緒之時,所以表達反對要看時機場合。老闆並非完人,也愛面子,在公開場合須謹慎為之,在私下場合則需真誠實言。

拒絕通常是令人不快的。因此,決心拒絕或反對時,必須鼓起勇氣。我認為,對自己誠實,是最大的勇氣,因為我不得不言。30歲前,我說話不看場合,公開場合反對老闆,恃才傲物,對老闆不敬,對自己不智。之後在仁寶,有一次總經理要求電路板設計只能修改一次,我當場未表意見,事後才去找總經理私下解釋實有困難。坦白說,屬下若與老闆撕破臉,實在沒有再做下去的必要。公司是老闆扛的責任,若是反對已無轉圜,也不被接受,就不妨好聚好散。

總而言之,一個公司,可貴在於可以容納反對,接受拒絕,轉化不滿為建設,進而引導叛逆於創新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