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

化學作用

立竿見影,日落影消,那是物理作用,立即而明顯。
若這木竿是橘子活枝,澆水呵護,多年後長成大樹,結實壘壘,那就是生化作用了。
化學作用的本質,就是量變(時間或數量)造成質變,是團隊心理結構的改變。

新人新政三把火,但是人亡政息,無以為繼,那是因為力求短效,未得人心。團隊因利益而聚合,也因利害而散夥。管理領導,其實有很多非理性因素,那又不只是一句"義氣"那麼簡單。

所謂領導帶心,實是真理;但是帶心,不是以利益攏絡,以友情牽絆,不是以恩威並施,使其恐懼或期待,而是使員工認同。

物理作用,一分力氣,產生兩分效果。化學作用,一分用心,可以打破圍籬;或是一分無心,卻漸漸樓塌牆毀。物理有形,化學無相。掌握這隱微的管理化學,與劍及履及的物理作用互相搭配,可以讓基業免於腐朽,讓頑石點頭,讓公司運作多個巧勁,讓工作氣氛多個希望。

化學作用,就是影響員工的認知。同仁對公司的認知是不斷變動的。因為領導者,客戶,業務,市場,部門互動,而不斷改變。我們可以自主的影響員工,打造團隊,也可以不自主地任憑多方影響而終致渙散。

任何事件,因為認知的不同,個人或團隊的意願與行為會大大不同。因為員工對公司的信任,對工作的珍惜,對主管的敬意,員工心中產生承諾。因為個別員工的承諾,團隊之間產生信任與團結奮鬥的認知。當事情出錯,員工願意認錯,團隊願意努力挽回。反之,若員工與團隊認知不同,則事情出錯時,反而員工卸責互斥,團隊挫折難以再起。

公司的心,來自團隊的士氣,團隊的士氣,來自個別員工的認知,員工的認知,主要來自信任。信任則來自主管言行如一的作為,雙向溝通的尊重,與知人善用的能力。

化學作用,始於小事,成於堅持,終於信用。一旦員工的正面認知形成,就能方向一致,進入良性循環。

在仁寶時,有個表現優異的員工要離職,我與他面談得知他的生涯規劃,要從專業邁向專案管理,我知道他是個人才,說服他留下再做半年後,再轉任專案管理。五個月後,他的主管跟我反映,他的工作還在忙,不便轉任;我要求轉換如原約定,絕不能失信。我的心中,已經確認公司是員工的舞台,員工成長是公司成長的基礎,員工的生涯規劃,重於個別部門的要求。

之前員工若要轉調部門,經常是雙輸的結果,因為原主管覺得不便,覺得沒面子。而新主管不願意冒犯原主管,員工只好離職他去,顧了面子,大家卻都失了裡子。我於是規畫一個流程,請人事介入,"以員工為主,對公司有利"。員工若想轉調部門,由人事介入輔導,與新部門主管接洽,同意接受後,再由員工與舊主管協商交接時程,新舊主管須共同同意交接對工作的影響是最小的。我們改變主管的認知,員工調動對員工好,對公司好,更是原主管的心胸開放,而非否定。事情完成再交接,結果是雙贏的。我也主動安排研發員工,轉調工廠歷練,之後其對公司跨部門運作的理解更完整,個人前途與發展也更好。許多外商的制度,在台商不可行,其實就在部門主管的認知差異。

有些新進員工適應不良,除非觸犯底線,我們也不會斷然辭退;我們會安排他轉調其他主管,重新試用,再給他一次機會;同樣的,這不是對原主管的否定。主管與員工之間,本來就有化學作用,Chemistry,包括風格,溝通等等。沒有完美的員工,也沒有完美的主管,在彼此的寬容 中,給對方再一次機會。

當接手PMCC時,我有半年都憂心重重,面無笑容。我辭退了不少員工與主管,無心的,無紀律的,甚至能力不足的。我用了許多險棋,將團隊重塑,接下日本客戶專案,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讓團隊可以體會成功的滋味。但是我犯了一個錯誤,壯年的我言詞犀利,傷害了員工的尊嚴,結果終究難以彌補。我可以感覺到,員工與我之間有個看不見的牆,彼此尊重但難以交心;曾經的否定,很難用再多的肯定去彌補;信任的裂痕,也許沒有擴大,但也沒有復原。我看到菜根譚說:"責人之過毋太嚴,當思其勘受",我明白得晚了些。

之後我去統寶,因為員工體質不錯,我便不再雷厲風行。我用盡各種溝通,演講,開會,一對一,廁所文學,來讓員工,部門,逐漸團結成跨部門的團隊。我辦理一個團隊訓練,請各部門經理處長都參加,利用訓練機會讓他們說出對彼此的感謝與尊重,我發現他們是有真心的,只是在公事中衝突說不出口。我舉辦多次領導訓練,讓員工學習溝通,進而成為有效的主管。我辦理專案主管訓練,學習專業知識,溝通表達,協調決策等等。凡是跨部門爭議,我都會採用CEO觀點來做決策,絕不偏袒。我只確定每個動作,都是對的,都是持續可行的。積少成多,聚沙成塔。過了一年,一次董事會後,有個董事他的晚輩也在統寶任職,(我始終不知道是誰),告訴我說他已經知道統寶的轉變,他鼓勵我繼續努力。

去統寶一年半後,有一次在電梯裡,一個年輕工程師對我說:"副總,你不認識我,我上過你的領導訓練,我看到你所做的,跟你說的,都是一樣的,我們對公司有信心。" 這是我工作中最感動的肯定。

在統寶兩年多,有次聚餐,我的台灣研發處長告訴我,"Steve,我突然感覺到,主管都更負責了,我也更輕鬆了"。當員工有了信任,主管有了承擔,客戶也就產生信心。

最後雖然時不我予,統寶依舊被合併,我相信,我也希望,那幾年的共事,是值得的共同的成長。

文化的轉變,從2%開始,堅持下去,會變成5%,再努力一點,到達20%會突然轉到60%,因為觀望者不再觀望,懷疑者不再懷疑。當文化轉變到70%的共識,剩餘抗拒的部分,就會選擇離去,或是加入改變。反之,當領導者言行不一時,逆轉也會發生。

讓我以"莫以善小而不為,莫以惡小而為之",作為化學作用的結語。




3 則留言:

  1. 这一章前半比較硬哦!但下半節提出實例後,就變得柔軟有fu了!人生的ㄧ段,有淚有笑,真棒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文化的蛻變是一個公司團體進步(改革)的原動力,而誠信與溝通是一個組織的根本領導及永續經營最重要元素。你的經驗應證了這個重要價值,更是一則很好的分享。
    有沒有想過一個國家的文化(社會價值觀)該如何做重大的改變呢?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對於國家的文化,必須面對人民認知的要素,僅僅領導人默默的努力是不夠的。想的要能說出道理,說的要與做的一致。先有心中明確的思路與意圖,而後掌握話語權與媒體民意,再以本身與核心團隊的明確作為,逐漸建立人民的信心,敢於對抗反對力量,以成果小勝累積大勝。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