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

公私之間

一般來說,用人看其意願,態度與能力,其中意願與態度,可以合併為心態。

能力之中,我覺得最重要的是: 學習力,溝通力 與 思考力。種種能力,皆由學習而來。心態的奠定,思慮的深度,廣度與透徹,方向感等等皆來自思考力。與人雙向交流,關鍵在溝通力。

心態,包含工作的目的,因此決定工作的態度。隨著工作日久,我倒覺得心態繫乎公私分際一念之間。

自私的小員工,也許努力,卻未必負責,也未必合作。自私的大主管,也許包裝良好,員工仍然可以感覺到他用人的傾向,決策的顧慮,考評的公正,分享的公平與否。這樣的主管,只能維繫偏私的小圈圈,而帶不動多數同仁的心。

人都有私心,而大多數人,也未必非常自私。只是小員工若以自私大主管為師,若不慎也成了私心大主管,就誤了公司,也誤了自己。我曾經整頓一家公司時,先擔任顧問幾個月;公司問題重重,我多方探訪,總會問一個問題: "你覺得他是為公,還是為私?" 不論答案是否,我一定追問為什麼給你這樣的感覺。當主管用人不避諱,私交重於公誼,決斷好惡偏頗,員工會漸漸失去信心。事實上,一個大公司,有的人來讓他變得更好,有得人來吃得更飽,老闆也許看不清楚,員工倒是有其定見。

我當排長的時候,有些大專兵跟我私下可以聊聊,但是犯規時我一定先處分。若以私誼,謀取公利,則友誼虛假。公的領域要昭公信,私誼可以在私的領域給予支持。上管理訓練時,有一個題目,"若你的好友駕車撞人肇事逃逸,你會如何? " 我會選擇幫助他善後處理,但不會幫他隱匿。這是私誼與公德的衝突。題目若是改成:"若你的好同事貪汙,你會如何?" 我會選擇割袍斷義。我剛進仁寶時,一個朋友與主管衝突後離職,主管很介意我是否與他繼續交往,我告訴主管,我很明白公私的分際,不會因此放棄私誼。我曾經錄用過幾個親戚進入公司,沒有人直接對我負責,他們的考績也完全由其主管考核。我們私下見面時完全不談公事,以免破壞感情。有一次,老闆跟我討論年終獎金,想給我弟弟多一點獎金,被我婉拒,因為,我對整個研發團隊要負的責任,大過我對弟弟的責任。一個親戚剛進來時,個性較為孤僻,其主管跟我反映,我找他來說明我的底線,如果他不配合主管,就要走人,且下不為例。我用過一個主管,他自己在外面也有公司,但極有才能,老闆有所顧忌,但是我認為他公私分際抓得清楚,我跟他明說不可瓜田李下,他始終也沒有辜負我的期望。初進仁寶時,我用了一些倫飛來的工程師,有人說我們是倫飛幫。我問心無愧,讓時間考驗吧。反之,當員工開始陪老闆打小白球,私下聚會,送禮玩麻將,工作時主管開始偏袒,人性之惡就流露了。公私衝突之事,在在都有,每個人都得面對考驗。

公私可以有許多成語組合: 大公無私,先公後私,假公濟私,以私害公,公私分明,公私不分,公報私仇,等等。基本上,公與私是分明的問題,是先後順序的問題,是大小衝突的問題。

公事,自然是公司的利益與信譽,也就是大家的利益。私事,則是個人的利益與關係。先想分明,上班時是公,下班時是私,職務角色責任是公,關係親屬友誼是私,公事衝突是公,私人恩怨是私。公私不分,其實是個腐敗源頭,像是三聚氰胺,慢慢在公司裡起作用。如果公私分明,就不會允許假公濟私,公報私仇 或以私害公之事。反之,老闆有私心,公司漸分黨派,內臣群聚,家臣鵲起,新舊分別,好惡分明。

上班不是利益的交換而已,本質上,私人公司是因為我幫公司賺錢,所以公司付我酬勞。先公後私,公司才能長久,員工才能成長。

公私衝突,就牽涉到價值觀。在公司久了,成家立業,老闆亦師亦友,同事如老友,員工如子弟,我們會希望這個公司存續下去,為了社會責任,也為了自己的社會認同。"您在哪裡高就?" 我們回答時會考慮到公司的信譽。這也牽涉到家庭教育,有所為,有所不為的分界。坦白說,貪贓徇私的現象,在公司裡不是有無的問題,而是比例的問題,是明暗的問題。如果貪私是見不得人的,稀少的,被譴責的,那麼公司仍然健康。反之,貪私是潛規則,半公開的,由上而下的,那麼,最可悲的是股東,無望的是員工。

公司創業之始,是少數人的私產;當成長規模變大,是員工的公共平台;當上市發行,是股東的公器。老闆秉其公心,可以讓公司永續;反之,上行下効,老闆私心終將騎虎難下。這類故事,比比皆是。

員工挑公司,就找公私分明的。公司挑員工,莫找私心太重的。公司培養員工,老闆要立下公私分明的典範,才不會誤了員工,甚至劣幣驅逐良幣,營私者上升,公司沉淪。

公私不分,是水壩第一個滲水的裂縫。我自許"大夫無私交",雖有點迂腐,但我把工作當作是極重要的人生舞台,要對得起自己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