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

轉型的時機與準備

這本書很可惜,2016四月,新書才看一半,就被我遺忘在印度的某地。

我記得的,第二曲線,一是時機,一是儲備。

主動,提早轉入第二曲線,情勢資源都夠,成功機率很高。當情勢緊張,資源不足,再被迫轉變,雪上加霜,很少能存活的。所以居安思危,還必須劍及履及。心動要結合行動。

儲備,指的是轉型的額外人力。生物學證明,物種當效率走到極致,就毫無應變的可能。公司要有一些較低生產力的單位,一是創新,一是學習。此二者對業績獲利幾無效能,卻可能是未來的活路。創新有創新的評估指標,並不是天馬行空,任意揮灑;要嘛開創市場,要嘛跟對市場。學習則是踏實建構出未來需要的能力。例如台灣有一知名公司,研發製造都不錯,但缺乏市場規劃行銷能力,此公司走捷徑求洋和尚,時間金錢大量消逝,卻始終未能學習建構自身能力。

我剛加入仁寶時,公司以顯示器為主,對筆記型電腦的能力普遍缺乏,業界要嘛外包買設計,要嘛高價挖團隊。當時研發團隊待價而沽,風氣不佳,常在跳槽中提高身價。我不會設計筆記型電腦,隻身來到仁寶,聘了六個大學畢業生,學習設計開發,前兩年辛苦極了。後來才了解老闆願意投資學習建立人力,走長遠路,才開始擴張並建制技術,專案,流程,人事等等系統。一兵一卒,親教親囑;一土一石,憑空而出;學於客戶,就教廠商。乃成為這近二十年的核心能力。

那時當公司的賠錢貨,如果不是老闆的慧眼與決心,擋掉公司內現實無情的傾軋壓力,怎會有今天的主力?

而今天,追求效率可以不要太過極致嗎?公司還是需要儲備人才,轉換時機。可惜這本書,我一直沒買回來。有空再看。但我自己的第二曲線,除了縮小腹,可能不在商業領域啦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