統寶是做顯示面板的公司,從手機,家用電話,相機,平板,筆記型電腦做到汽車與飛機的顯示器。我剛到統寶擔任研發主管時,發覺一共有180多個專案同時正在開發。
"很好,兩天審查一個專案,一年就過去了",我心想。要處理這樣的量,掌握該掌握的資訊,跟五個事業部主管,採購,品管,製造與執行長溝通,除了專注聚焦,更要全盤掌握,才不會顧此失彼。
客戶當然分大小,但是,承諾就是承諾。只管 TOP 10% 也可以,那其他90%專案不就是做著玩的? 何況,Nokia重要,那麼 Motorola, HTC呢? Sony, Panasonic, Canon 相機, Volvo 汽車 或 Boeing 飛機呢? 事實上,我讓各處研發團隊對相關事業部負責,凡是承諾的專案就是承諾。資源有限,事業部可與其研發處研商資源調動與分配,或更動原先的承諾。我必須要全盤監督審視所有專案,給予必要提醒,通知相關單位調整目標,並調動必要資源予以支援。
結果我每週花兩個小時來看一半約90個專案。特殊專案,不定期檢討,也不能擾民。
我制定了兩階段專案報告格式,L0稱為一目了然,或一行全貌。 L1稱為一頁知秋。L0是 Excel的一行,只報告必要資訊,不多不少。內容包含: 專案名稱及優先度,承諾目標交期與數量,預測執行目標與狀態(紅,黃,綠,藍四色燈),開發,製造,材料關鍵問題簡述,舉報 (Escalation) 與 約定回報日期。一行之內,可胖可瘦。優先度由事業部決定,代表其重要性。承諾目標是客戶開案的認知,執行目標是研發專案團隊的實況與"信譽",也是品管與製造可能舉報不同意見的重點。紅色代表承諾目標不能達成,團隊正在挽救中。黃色代表有狀況,但目標不變。綠色則是健康狀態。藍色代表客戶主動改變目標,不論提前或延後,增量或減量,我們都要因應而重新承諾。之後的關鍵問題,就是會影響承諾目標的大問題。舉報,代表團隊向上或向外,主動提出或被提出的重點事項,必須要回應。最後是約定回報日期,也就是Trigger Date, 問題或狀況的檢核點。
這樣一行,涵蓋了必要,但非充分的資訊,讓我與業務,採購,品管,製造(簡稱相關合作)主管與執行長都看得懂的必要資訊。是完全內部透明的。這種報告要成功而實在,有三個前提:
一。客戶承諾 Commitment,專案團隊必須願意承諾,考慮資源運用,客戶期望,與事業部必須充分討論而後承諾。一個凡事聽話的團隊是不會承諾的。
二。階段承擔,by Phase Ownership。開發階段,研發專案團隊承受一切責任,不找藉口。因此,預測執行目標,會詳實呈現。若是報喜不報憂,最後一刻才爆出大問題,該研發專案經理與研發處長,會失去信譽。不誠實比甚麼都嚴重。
三。自我期許。團隊遇到問題可能會硬撐,如上可能會信譽破產,也會被品管或製造舉報。團隊也可能示弱,動輒求救,要求支援,我會因此判斷主管的實際能力,而給予挑戰或調整。
專案處長每週更新一半的專案報告,由各研發處呈報而整合。我們每週檢討半數專案,之後發送通知相關合作主管。每個月會由執行長召開會議,與相關合作主管當面討論新產品開發專案進展。很重要的是,有問題的專案要討論,沒問題的也要回報。這修都是例行運作,來抓出需要例外關注的重點。
至於L1 與 L2。 下次再談吧。
PS: 圖片只是示意
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
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
對的問題,錯的答案
我跳槽過幾次,也在集團內空降了兩次。到一個新環境,總不免打聽一下公司內的氛圍與領導班子的狀況。如果大家守口如瓶,那就是第一個問題。
要小心一種人,他們會給你一堆對的問題,但是錯的答案,尤其是問題狀況很多的公司。一般而言,沒有正常人會跳槽到不好的公司;但是,空降部隊準要做事或作戰,空降點一定問題重重。與其沒頭沒腦的空降,陣亡事小,誤事是大。如果可以,我會先考慮當一陣子顧問,無權無責但有眼有耳,一則先探探底有多深, 其次看自己是否真的有價值貢獻,再來就是先佈局識人,減少空降的阻力。
不提出問題的人,多半是謹慎的,要觀察你一陣子,才決定是否說真話。那倒無妨。只要維持中立,持續撞鐘,我完全可以理解與接受。有時運用一對一的溝通,還可以問出欲言又止的問題。
會有一些憂國憂民的同事,告訴你許多問題。開放心胸去了解,但絕對不要盡信。提出問題的人有四種,第一種人是能與你並肩做事,第二種人是要操控影響你,第三種人是要給你深刻印象,但是不打算參與改變,因為代價太高太辛苦,算是抱怨著玩的。第四種人則是提出問題,熱切等待答案。
第三種人,很快就知道算是風涼等級,本身也是問題之一,不做事又愛放炮,越早讓他跳槽越好,不必抱希望。
第四種人算多數基層,要多溝通討論,將問題分類,化為行動,只要有所進展,彼此可以互相激勵推動改革。
第一種人,分享問題的觀察,彼此討論改革方向,權責相符,各自推動。這是改革的核心團隊。我在統寶,與品管主管,就是如此。我們強化品管的能力,責任與權力,也在流程上加重其角色。在市場,業務,採購,製造與行政人事,我們逐漸形成盟友,各自改善,強化能力,合乎權責。期間,昧於問題,或不願動手改變的,就逐漸離開了。
第二種人,很難以說明。問題都是對的,但是答案不對,動機也不對,因為想擴充影響力,而忽略權責分工。要知道,任何公司重整,一定要先確立品質,再求控制成本;一定要落實組織權責分工,精簡流程,而不是紅頂商人,細胞密探血滴子,搞皇親外戚。這種人因為外行,所以奉送的答案,通常也是小道消息,不足為訓。地下影響力是隱形的權力網絡,不是現代公司可以依靠。
問題是可貴的,而答案必須是審慎的。答案,必須是當責的主管,所認同而提出的,才會確實執行。而萬事通或善心人士的影響力,想要形成地下總管,那豈不是諾曼第苦戰打敗了希特勒,卻又培養一個史達林? 一切務必回歸可長可久的組織流程,否則何必登機空降赴死? 這就是"為何而戰"。
在統寶,我經過顧問階段,正式落地上任前,提出兩大方向。研發單位的中央廚房與客戶導向分工,所謂FE&BE (Front End and Back End); 與強化主管人事權,擺脫工研院式的大鍋飯,提高績效差異化,落實主管權責,整頓皮蛋員工。
前者經過董事長,總經理與業務,製造及研發主管都同意,想不到要回飛利浦的最高主管卻不同意。"您一路好走",日後你沒責任,也自然沒權力說三道四。我們很禮貌地感謝他的好意提醒。想不到,還有一個主管強力反對,原因是據說有基層研發同仁不贊成。拜託,公司若要民主,乾脆大家打包回家。而且這種意見管道,是典型的下級領導上級,我自然加以峻拒。這種過分熱心,甚至無所不管的隊友,完全忽視權責分工,真正是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啊。
所以新官上任,空降登陸成功,收集情報之後,絕對不要隨便三把火,聽別人的話開槍射擊,會很快被圍剿殲滅。你會聽到一堆對的問題有待處理,其中會有一堆錯的答案。公司成敗本已難搞,有的熱心隊友更是麻煩。熱心,善心都可以讓你不那麼寂寞寒冷,但是,權責分明,成敗同舟一命,冷靜難搞的支援部隊,才是可靠的友軍。
要小心一種人,他們會給你一堆對的問題,但是錯的答案,尤其是問題狀況很多的公司。一般而言,沒有正常人會跳槽到不好的公司;但是,空降部隊準要做事或作戰,空降點一定問題重重。與其沒頭沒腦的空降,陣亡事小,誤事是大。如果可以,我會先考慮當一陣子顧問,無權無責但有眼有耳,一則先探探底有多深, 其次看自己是否真的有價值貢獻,再來就是先佈局識人,減少空降的阻力。
不提出問題的人,多半是謹慎的,要觀察你一陣子,才決定是否說真話。那倒無妨。只要維持中立,持續撞鐘,我完全可以理解與接受。有時運用一對一的溝通,還可以問出欲言又止的問題。
會有一些憂國憂民的同事,告訴你許多問題。開放心胸去了解,但絕對不要盡信。提出問題的人有四種,第一種人是能與你並肩做事,第二種人是要操控影響你,第三種人是要給你深刻印象,但是不打算參與改變,因為代價太高太辛苦,算是抱怨著玩的。第四種人則是提出問題,熱切等待答案。
第三種人,很快就知道算是風涼等級,本身也是問題之一,不做事又愛放炮,越早讓他跳槽越好,不必抱希望。
第四種人算多數基層,要多溝通討論,將問題分類,化為行動,只要有所進展,彼此可以互相激勵推動改革。
第一種人,分享問題的觀察,彼此討論改革方向,權責相符,各自推動。這是改革的核心團隊。我在統寶,與品管主管,就是如此。我們強化品管的能力,責任與權力,也在流程上加重其角色。在市場,業務,採購,製造與行政人事,我們逐漸形成盟友,各自改善,強化能力,合乎權責。期間,昧於問題,或不願動手改變的,就逐漸離開了。
第二種人,很難以說明。問題都是對的,但是答案不對,動機也不對,因為想擴充影響力,而忽略權責分工。要知道,任何公司重整,一定要先確立品質,再求控制成本;一定要落實組織權責分工,精簡流程,而不是紅頂商人,細胞密探血滴子,搞皇親外戚。這種人因為外行,所以奉送的答案,通常也是小道消息,不足為訓。地下影響力是隱形的權力網絡,不是現代公司可以依靠。
問題是可貴的,而答案必須是審慎的。答案,必須是當責的主管,所認同而提出的,才會確實執行。而萬事通或善心人士的影響力,想要形成地下總管,那豈不是諾曼第苦戰打敗了希特勒,卻又培養一個史達林? 一切務必回歸可長可久的組織流程,否則何必登機空降赴死? 這就是"為何而戰"。
在統寶,我經過顧問階段,正式落地上任前,提出兩大方向。研發單位的中央廚房與客戶導向分工,所謂FE&BE (Front End and Back End); 與強化主管人事權,擺脫工研院式的大鍋飯,提高績效差異化,落實主管權責,整頓皮蛋員工。
前者經過董事長,總經理與業務,製造及研發主管都同意,想不到要回飛利浦的最高主管卻不同意。"您一路好走",日後你沒責任,也自然沒權力說三道四。我們很禮貌地感謝他的好意提醒。想不到,還有一個主管強力反對,原因是據說有基層研發同仁不贊成。拜託,公司若要民主,乾脆大家打包回家。而且這種意見管道,是典型的下級領導上級,我自然加以峻拒。這種過分熱心,甚至無所不管的隊友,完全忽視權責分工,真正是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啊。
所以新官上任,空降登陸成功,收集情報之後,絕對不要隨便三把火,聽別人的話開槍射擊,會很快被圍剿殲滅。你會聽到一堆對的問題有待處理,其中會有一堆錯的答案。公司成敗本已難搞,有的熱心隊友更是麻煩。熱心,善心都可以讓你不那麼寂寞寒冷,但是,權責分明,成敗同舟一命,冷靜難搞的支援部隊,才是可靠的友軍。
衝突之後
我本來想寫"絕交之後",或"撕破臉後",但是,或許沒那麼嚴重。
活到這個年紀,當然經過不少劇烈的衝突,撕破臉,或是絕交,都不好受;但是,漸漸都雲淡風輕了。
總體來說,不論於公於私,衝突之後,對私誼不再期望,也不再顧慮,做事秉公處理,反而更心安理得。而我感受最深的,是"日久見人心"。一切衝突,日子久了,看得更清楚,是誤會,或是真相,越來越明白。
國一下學期,認識了明德,我們非常投緣,他因父親調職,暑假後就離開員林,不知為何我們吵了一架,我沒去跟他告別,他就搬到遙遠的宜蘭。再次聯絡時,我上了大學,他唸了軍校;我們約在台大校園走著,談起這五年的變化,才知道他驟然失去雙親,成了孤兒。我心酸忍不住就哭了出來。此後近四十年,我們一直是好朋友。雖不是常常見面,但友誼是堅固不移的。
高二時,跟永昌走得很近,我們都天天通車自員林至彰化。升高三時,竟然因為編班的誤會,我被他宣布絕交。然而,我是班長,我們仍在同一班。高三畢業前,他突然來找我說:"看了你一年,做人公正,還可以做朋友嗎?" 我當然願意。我們上了不同大學,當兵,結婚生子,他卻在39歲那年罹癌,短短三個月便離開人世。我知道他掛念兩個幼子,在病房裡跟他說托爾斯泰的故事,要他相信上帝會有最好的安排。參加他的告別式時,我忍不住痛哭,他是我的生死之交。
大學同個寢室住兩三年,大家衝突都不大,友誼也持續至今。記得有一次與志麟吵架之後,過了12點,想起是他的生日,特地去買了蠻貴的冰棒給他,他有點意外,我說:"生日快樂優先"。日後因為工作,同學間還是有摩擦,但是,友誼的基礎,仍不會動搖。
工作生涯中,也蠻多衝突的。若是就事論事,在衝突的不快之後,總會冷靜,再達成共識。我在統寶有許多有趣經驗,那時與飛利浦合併,有些即將離開的荷蘭主管,離開前仍堅持主見,但我基於日後權責承擔,不予理會,這種衝突倒無所謂。我與車電航空事業部主管第一次見面就吵了一架,他是一個英國紳士,會後我們雙方承認過程有一點Bumpy顛簸,但是結論圓滿。我不得不承認,我有點傾向先硬碰硬,再來磨合互動規則,所謂"不打不相識"。
有一些朋友,經過工作的衝突而分開,終究我們還會珍惜彼此的友誼,雖然,我們可能寧可不要再一起工作;我們欣賞彼此的優點,也難以改變彼此的特點。但也有一些同事,在工作中感覺陽奉陰違,甚至欺瞞虛假,那就緣盡了。
我想說的是,真正的友誼能經得起衝突,因為原則與價值是相同的。衝突之後,才是真正人心的明鏡。是否就事論事,公私分明? 是否值得尊敬? 有的人如過眼雲煙,也不值得去報復甚至記得。
一切都會過去,而心中留下的,不論近在咫尺,或遠在天邊,衝突後磨合的珍貴友誼,總是留在心裡。
活到這個年紀,當然經過不少劇烈的衝突,撕破臉,或是絕交,都不好受;但是,漸漸都雲淡風輕了。
總體來說,不論於公於私,衝突之後,對私誼不再期望,也不再顧慮,做事秉公處理,反而更心安理得。而我感受最深的,是"日久見人心"。一切衝突,日子久了,看得更清楚,是誤會,或是真相,越來越明白。
國一下學期,認識了明德,我們非常投緣,他因父親調職,暑假後就離開員林,不知為何我們吵了一架,我沒去跟他告別,他就搬到遙遠的宜蘭。再次聯絡時,我上了大學,他唸了軍校;我們約在台大校園走著,談起這五年的變化,才知道他驟然失去雙親,成了孤兒。我心酸忍不住就哭了出來。此後近四十年,我們一直是好朋友。雖不是常常見面,但友誼是堅固不移的。
高二時,跟永昌走得很近,我們都天天通車自員林至彰化。升高三時,竟然因為編班的誤會,我被他宣布絕交。然而,我是班長,我們仍在同一班。高三畢業前,他突然來找我說:"看了你一年,做人公正,還可以做朋友嗎?" 我當然願意。我們上了不同大學,當兵,結婚生子,他卻在39歲那年罹癌,短短三個月便離開人世。我知道他掛念兩個幼子,在病房裡跟他說托爾斯泰的故事,要他相信上帝會有最好的安排。參加他的告別式時,我忍不住痛哭,他是我的生死之交。
大學同個寢室住兩三年,大家衝突都不大,友誼也持續至今。記得有一次與志麟吵架之後,過了12點,想起是他的生日,特地去買了蠻貴的冰棒給他,他有點意外,我說:"生日快樂優先"。日後因為工作,同學間還是有摩擦,但是,友誼的基礎,仍不會動搖。
工作生涯中,也蠻多衝突的。若是就事論事,在衝突的不快之後,總會冷靜,再達成共識。我在統寶有許多有趣經驗,那時與飛利浦合併,有些即將離開的荷蘭主管,離開前仍堅持主見,但我基於日後權責承擔,不予理會,這種衝突倒無所謂。我與車電航空事業部主管第一次見面就吵了一架,他是一個英國紳士,會後我們雙方承認過程有一點Bumpy顛簸,但是結論圓滿。我不得不承認,我有點傾向先硬碰硬,再來磨合互動規則,所謂"不打不相識"。
有一些朋友,經過工作的衝突而分開,終究我們還會珍惜彼此的友誼,雖然,我們可能寧可不要再一起工作;我們欣賞彼此的優點,也難以改變彼此的特點。但也有一些同事,在工作中感覺陽奉陰違,甚至欺瞞虛假,那就緣盡了。
我想說的是,真正的友誼能經得起衝突,因為原則與價值是相同的。衝突之後,才是真正人心的明鏡。是否就事論事,公私分明? 是否值得尊敬? 有的人如過眼雲煙,也不值得去報復甚至記得。
一切都會過去,而心中留下的,不論近在咫尺,或遠在天邊,衝突後磨合的珍貴友誼,總是留在心裡。
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
多做一點
今天參加一個朋友的粉絲聚會,心中有點感觸。朋友比我早一點離開職場,她很用心地整理所學,無私地在上百所大學分享,內容主要是台灣最需要的"市場與趨勢"的實務經驗。她的臉書粉絲團,默默地累積了上千位同學。
每半年,她會邀請同學來聚餐聊聊,我也很高興獲得邀請。事實上,這個聚餐令人十分愉快,因為,在參與的同學與來賓身上,我看到一個特質: 他(她)們願意比別人多做一點。上完課後,願意再探索,這讓他們有所不同。
"多做一點",有可能是為了未來,多做一點準備與探索;有可能為了團隊,為別人多付出一點;有可能為了工程上的真因正解,多做一點實驗確認;更有可能為了員工,除了薪資待遇,多做一點關懷與尊重。
成功的特質,往往是因為願意多做一點。嚴長壽先生在"總裁獅子心"裡,說明了他多做了許多,也學到了許多。我個人工作經驗也是一樣,一路上,助人人助,多積極一點,長期造成的差異就很大了。
其實,朋友所教授的,不只是知識或經驗,是一種熱忱與理想。當工作時,比該做的,多做了一點,就成了事業。
只能說到這,其餘,就是去做了。
可以加入這個粉絲團: The Owl Bulletin 貓頭鷹佈告欄
每半年,她會邀請同學來聚餐聊聊,我也很高興獲得邀請。事實上,這個聚餐令人十分愉快,因為,在參與的同學與來賓身上,我看到一個特質: 他(她)們願意比別人多做一點。上完課後,願意再探索,這讓他們有所不同。
"多做一點",有可能是為了未來,多做一點準備與探索;有可能為了團隊,為別人多付出一點;有可能為了工程上的真因正解,多做一點實驗確認;更有可能為了員工,除了薪資待遇,多做一點關懷與尊重。
成功的特質,往往是因為願意多做一點。嚴長壽先生在"總裁獅子心"裡,說明了他多做了許多,也學到了許多。我個人工作經驗也是一樣,一路上,助人人助,多積極一點,長期造成的差異就很大了。
其實,朋友所教授的,不只是知識或經驗,是一種熱忱與理想。當工作時,比該做的,多做了一點,就成了事業。
只能說到這,其餘,就是去做了。
可以加入這個粉絲團: The Owl Bulletin 貓頭鷹佈告欄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