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28日 星期三

心想事成,或事與願違?

人生覺得滿意的人,常覺得心想事成,而每個人想要的都不一樣,升官,發財,健康,悠閒或交遊廣闊,不能也不必比較。話說回來,愛比較的人,常常會覺得不滿意,有抱怨,覺得別人擁有的都比自己好。也許是選擇不對,或者當初的目標不對,不夠好。

不談知足與否的問題,談談"事與願違"。目標,也就是具體的願望,其想法是"我要或我希望",而不是"我不要或我不希望"。轉成正面語句,會產生積極的效果;保持負面語句,也會有另一種的心想事成: 所有的負面假設,負面念頭,都會自我實現。

這就是最大的困難,因為,大部分的問題,都會勾起負面的情緒,不容易自其中出離。書面敘述問題,有冷靜整理的好處。之後,將困擾的問題,轉成正面的目標,就一定要練習,才有可能會實現。

例如,上班很痛苦,老闆又機車又不正直,第一念是我不想來上班。設定目標則是: 我要找更好的工作。你要想,哪一種工作? 要去找! 甚至要去進修能力,問題就會解決。

再例如,親子關係冷淡甚至常常衝突,第一念是我不想跟這叛逆的孩子碰面。設定目標可以是: 我要跟孩子創造一點輕鬆開心的經驗。要怎麼做,可以討論,可以學習,不容易,但值得。

真的,太多人陷在負面的情緒出不來,有時由愛轉恨,更難轉念。我自己也明白其中的困難,尤其親子間的代溝,文化與價值的斷層,甚至社會的紛亂。坦白說,我也會發牢騷,生悶氣,只有最重要的事,我會認真地設定目標,因為我很在乎,而且想錯卻實現時,會悔不當初。其他的小事,有點情緒,照樣吃睡,太陽照樣升起,沒有大礙。如果甚麼都要設目標,心力也會不足吧?

問題有三種,一種是我們大部份可以控制解決的,只要決心夠,目標確定是可以達成的,例如提升能力,自我反省改變。其次是我們相關參與的。最後是我們的影響力很微弱的問題,例如社會風氣或政治問題,這類問題我們不必費心太多。

第二類問題,雙方經常被負面情緒困擾,無法開始設定目標。一旦我們以智慧脫離了負面思考,考慮雙方的需求,設定了雙贏的目標,接著先釋出善意,可以緩和雙方的關係,邀請對方來參與討論目標,與共同的解決方向與做法。由於這是雙方一同參與的,一起買單,推行的阻力最低,之後也可以共享成就。這個雙方,可以是同事,長官,下屬(團隊),或是朋友,親人。有目標,尚無解法的時刻,邀請參與是成功的關鍵。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顧問,也可以用這個辦法帶動變革。

即使基於善意,我們直接提出目標、方向與做法,結果可能得到很大阻力,反而事倍功半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