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

承諾 與 信任

最近聽到: '我在這裡並不是要輪流討好誰。'  這句話我頗有感觸。以前工作中也常有這種自問自答。因為經常找不到大家都滿意的決定,所以會被輪流討厭。

我經常是靜下來,站在公司,客戶與相關同仁的立場想清楚,堅定自己的想法,再面對質疑溝通,也要求大家站在相對的立場去想,接受得失。

這個狀況的兩大危機,ㄧ是承諾,ㄧ是信任,彼此相成。領導者應承諾為公司整體負責,絕不可單面承諾。如公司無客戶無法存在,無員工無法運作。錯誤的承諾會破壞所有方面的信任。無信任則無領導。

信任才能讓雙方溝通,彼此願意換位思考。如美蘇減核,在於信任。戈巴契夫與雷根因此名留青史。

我年輕時,也會衝動地承諾幫員工加薪,或是承諾員工股票。但因為老闆考量整體狀況,狠狠地潑了我冷水。我對員工的加薪失敗只好道歉,至於股票是一次性承諾,則忍痛用自己的配額撥給員工。我可以這麼說,當主管的第一門心痛課,就是絕對不要輕易承諾。承諾失信,不如不諾。所以君子中諾不輕言,小人常諾而失信。

高階主管,如果為了承諾,單方討好了,領導威信已難重建,因為脆弱已經現形,公司內吵著要糖吃的勒索鬼會越形囂張。公司只能忙著內鬥內耗,股東要趕快認賠賣股票出場。

川普是美國撕裂者,其實我也見過撕裂型的公司領導,在員工相鬥間獲取利益,那都是失敗公司裡撈油水的過客。

對公司而言,小股東最可憐。對國家而言,納稅人最冤枉。對主管而言,承諾會贏得一時滿堂彩,失信終究會被眾叛親離。如果我們要承諾,必須承諾為團體,公司,或國家的整體利益,一時與長遠,負起責任。若是偏袒一方,或搖擺不定,公司國家失衡打轉,青史不饒。


勞資之間

許多學校教授說到勞資對立,大多責怪資方無良心,貪婪或無能。

我當了勞方快30年,但是離資方也不遠。我是倫飛的創始員工,在仁寶NB也是開創夥伴,但都是領薪水的打工仔,公司倒閉我不會傾家盪產,也不會被告。有些同學是創業者,別看成功者風風光光,有的創業只是小可,還要天天煩惱下一攤業務在哪裡。有個同學提到他曾經背負親戚朋友的巨大資金壓力,跑三點半,夜裡難眠,暗自飲泣的經歷。

努力工作看著公司賺錢,我們可以晉升加薪,也有分紅配股,自己有了股份成了小小資方。自當上小主管,就更分不清勞資角色,工作就是要盡責做好。後來當了資深副總,跟總經理ㄧ樣都還是專業經理人,勞資不分。其實,工作不是資方交代下來的。資方只是提供舞台,工作團隊,幾乎全是勞方,在業務要求下盡心盡力。

勞資這條線硬要劃得清清楚楚,對立鬥爭好像浪費青春。許多勞抗團體都是為別的苦難勞工在鬥爭,還不如提升自己,找有能力的公司去努力奮鬥。

君不見多少創業者的失敗與辛苦,每一個雇用者,我感謝他們。

若有苛刻虐待鄙視員工的老闆或主管,離開他或控告他。若全面搞勞資對立,受益者只有政賊吧!

至於教授,提升你的學生競爭力,才是本分。台灣公司不好,全球都可以去,天下很大。

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

救火英雄

小心不可或缺的人,尤其當他是主管的時候。

主管要能"",才能休假。主管能休假,員工才"敢"休假。主管安心休假,表示部門能力夠,溝通順暢,運作正常。

不可或缺,是上一層主管的窘境。因為專業不同,出了問題,非拜請他出手不可。殊不知,救火者,正是放火者。火燒得壯觀,滅火滅的漂亮,老闆感激涕零,沒人追究放火。

以前有一個主管辭職的時候,忿忿地說,"你沒注意到我,是因為我沒給你出問題,總是提前預防,或默默解決;安靜的,未必是不重要的。"一語驚醒夢中人。謝謝 Jerry給我上這一課。

早期我也曾冷眼旁觀,有一個部門,主管超強,但其員工甚弱。其功能有相當難度,養成困難,員工大多在工作中摸索。該主管平時疏於訓練與審視專案,幾乎每一個產品最後都是卡在這一關。客戶緊張,工廠擔心,團隊辛苦嘗試,老闆也苦不堪言。該主管總是在員工投降後,才出手救援,幾次對策後,終於可以出貨,老闆欣喜也感激莫名。這個輪迴秀一直上演,折磨著公司,也威脅公司的成長。我們看著這個主管同僚的演出,也替他的部門同仁難過。

終於有一天他不幹了,留下一個攤子。我剛升任研發處長,這個部門成了我的頭痛問題。我先找了一個資深主管擔任其主管,穩住人心。我們補充新人,在員工中找到最有"知識力"的人,也就是能從經驗中學習歸納出知識,再加以分享討論與應用。因此部門員工能力都有提升。再者,因為客戶也煩惱我們的弱點,我乾脆跟客戶拜師,派最好的幾個員工去客戶那裏學習,買最好的設備與設置實驗室。兩三年後,由最有組織力的員工擔任主管,務實整頓,這個部門不再是救火英雄,因為不再放火了。

所謂放火,就是不訓練員工,不改善制度,不及時審查專案,不預防。倒不是說會撒汽油,而是堆放易燃物,又在加油站抽菸,不起火才怪。不放火的,比救火的更有價值。老闆常常鼓勵救火英雄,不是好事,要想想,火為何會燒?

當我自統寶回到仁寶研發單位時,看到另一個部門,也是高新科技,也是火在燒。因為,部門承受太多責難,動輒得咎,人員流動,乃形成惡行循環。其處長跳下來兼部門主管,但因為不是專業,也只能協調,頂壓力,其實無濟於事。

我先說明,人生有限,我自大學,研究所,乃至工作專精十數年,可說是一方面的專家。但是跨專業要有自知之明。我精通電腦硬體與ASIC設計,也寫過軟體,但是說到電源,類比,電機,電磁干擾,無線電波,通訊,機械,工業設計,乃至顯示器,光學,。。等等,我是外行人。但我必須是有點內行,略懂的外行人。也就是我要能聽得懂他們的術語,可以討論,甚至可以依方法論與邏輯做審查。我的點是,絕對不要冒充內行人。別人的10年功,不是你的一嘴通。

唯一的例外是,20年前電腦散熱是個新問題,機構部門攤手不懂,我只好找顧問,跟廠商學,帶著硬體部門硬做散熱,散熱膏,散熱片,熱導管,。。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。幾年後,找到國內外散熱的專家博士,才建立部門,交給他們去精益求精。

上述那個火在燒的部門,我經過深思,便要其處長免兼部門主管,仍找專家擔任主管,而我親自涉入其專案運作,幫他們擋掉不當壓力,也幫助他們內部迅速建立知識與流程。壓力仍然非常大,換到第二位主管是個博士,堅韌自強,有為有守,共歷經兩年,終於建立起部門信譽,開始正常運作。

沒有救火英雄,只有專業盡職的人才與主管。預測,預防,知識,流程,才是不怕燒的。

兵隨將轉,小心頒獎。